男人比女人多3000万,女人比男人多3个亿
202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后,全网再一次掀起了男女人数差的讨论潮。
根据官方数据,目前全中国,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,其中20~40岁的适婚年龄段内,性别比是108.9,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。
根据这组数据,现在的男性结婚一定很困难,108个男人里面最多100个结婚,激烈的竞争会导致男性在婚姻市场中处于绝对弱势。
毕竟,谁都不想成为那8个人。
很多人持有此类观点,但也有人反对。
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似乎并没有看到什么剩男,倒是剩女现象非常突出。
商业付费婚恋网站上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观点,这些网站的付费客户大多都是女性,而且都是学历收入较高的女性,付费的男性用户数量远远少于女性用户。
看起来,好像是女性嫁不掉啊。
适婚男性比女性多,但最后剩下来的却是女性。
这两个都是事实,也都是正确的,而且是有依据的。
今天给大家讲讲为什么,再聊聊婚恋市场里的三个事实情况,你没有注意到的那种事实。
第一个事实。
在中国,虽然看起来男人比女人多了3000万,但其实女人比男人多了3个亿。
女人比男人多3个亿这种说法,来源于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。
假定其中一半是男人,假定另一半人完全没有任何收入,全部靠男的养着。
这3亿男的月收入也不超过2000元。
在座的各位小姑娘们,月入不超过2000元,无车无房无学历,家住农村的男人,你们考虑嫁么?
不给个天价彩礼,我觉得没人会考虑嫁。
看似有3亿男人,但是在婚姻市场里他们是不存在的,等同于削除人籍。
在适龄女孩的眼里,月入过低的男人,一律等于不存在。
所以虽然男人比女人多了3000万,但女人却比男人多了3个亿。
这是对男多女少,但剩女现象突出的第一个解释。
第二个事实对剩女现象的解释也有帮助。
在高学历领域,真的是男少女多。
目前的性别比达108,男性占总人群的52%,女性占总人群的48%。
而在义务教育阶段,女性的入学占比,只占47%,还少了1%。
但是在2020届高校学生中,录取的男女比却出现了惊人的反差,全国范围内女生占比达52%,男生占比48%,男女比完完全全的反了过来。
在出生阶段,108个男婴对应100个女婴。
但是在大一的新生里,108个女生却对应着100个男生。
这还是在小学的入学阶段,女生占比更低的前提下发生的。
这种情况不止是在2020年才发生,实际上教育学家注意到这种现象已经十几年了,大学录取的女生数量远超性别数量。
47%的女生拿掉了52%的录取名额,53%的男生拿掉了48%的录取名额,女性在高考上的战斗力是男性的130%,明显占优。
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,是因为女生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,都明显高于同龄男生,大约高2~3岁的样子。
尤其是小学阶段,8岁女生甚至可以在体力上吊打同龄男生,甚至大2岁都能打一打,更别提智力了。
小升初阶段和中考阶段,女性淘汰了很多男性,获取了更优质的学校资源。
这两个阶段的女性,在考试上的优势极其明显,稍微咨询一个老师都知道这个情况。
青春期之后,男性的体力迅速增强,但是在智商和情商发育上,依然明显落后于女性。
17岁的女孩子谈吐和做事,思考问题已经很像一个大人了。
17岁的男孩子,做事毛毛躁躁,看起来就比玩泥巴的小屁孩强一点。
高考阶段,男性还是处于弱势,只不过智力落后的情况比前两次考试好那么一点。
男性要一直发育到20~23岁,智力才能追平和同龄女性的差距。
但此时高考已经结束了。
另外,由于基因的不同,男性天生喜欢冒险和运动,天生喜欢调皮捣蛋,破坏秩序。
但现代文明的学校里,一律都强调秩序,强调静文化,强调记忆和背诵。
应试教育的一切,都天生合适爱静的女孩。
光明日报还专门发了篇文章,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男孩危机。
按中国的传统观点,女性一定要找一个比自己强的男性。
但是在具备大学学历的人群里,108个女性才对应100个男性。
多出来的8个大学女生,只能嫁给没有高中生甚至初中生。
如果不愿意,那这个女生就只能单着。
出生人口比108个男性对应100个女性,直接造成了天价彩礼现象,因为没有男性愿意被剩下。
而具备大学学历的前提下,108个女性才对应100个男性,这也直接导致了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出现了嫁人困难的情况。
北京市曾经做过一次调查,大龄未婚女青年里,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是81.1%,而大龄未婚男青年里,一半以上都是初中毕业。
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,就是让这些有高等学历的剩女,嫁给没上过大学的剩男。
但很明显,绝大部分女性都不愿意,宁可单身一辈子。
这还没考虑有很多大学学历男生愿意娶高中学历女生的情况。
你说,大学学历的女生,这能不难嫁么,肯定难啊。
都说大城市男少女多,其实指的是具备大学学历的人里,男少女多而已。
还有第三个事实。
那就是男性的智商天赋非常的极端化,远不如女性的智商曲线平缓。
刚才我说了,在应试教育阶段,同龄的女生吊打男生,战斗力明显占优,直接导致了大学女生数量长期过多,导致毕业后的嫁人难情况。
但是应试教育里还有一个情况,就是在中国最顶尖的9所大学,直接类比美国常青藤的九校联盟,也就是所谓的C9学校里,男生占比远远超过女生。
不是说占一点优势,是占据恐怖的优势。
这九所大学里,只有复旦大学男女比接近1比1,男生只略微占优势,其他的一个比一个恐怖。
北京大学的男女比常年为1.2~1.5比1。
清华大学、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的男女比常年为1.5~2比1。
上交、哈工、西交,男女比常年为3~4:1。
中国科技大学最恐怖,常年为6~7比1。
整个985大学里,总体来说,也是男生的数量明显多于女生的数量,学校层级越高,男性的比例越多。
就连以文科见长的北京大学,男生的比例都远大于女生,这很明显也是异常现象。
在整体大学录取人数里,男生只占比48%,明显和出生比对不上去,人们对此解释为女生大脑发育早,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更适合女生等。
但是学校层级越高,男生的比例就越大,到了最顶级的清华北大,男生能直接比女生多20~50%,这很明显更加异常。
教育学家对此没有解释。
我对此有自己的一点猜测,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在几十亿年的自然进化中,男性的基因里天生就带有不成功则成仁的极端因素。
男性的基因突变率,远大于女性。
由于雌性负责生育,出于其生理特征和基因利益最大化策略,雌性只会喜欢前10%的男性。
而雄性则不一样了,由于承担的生育成本很低,所以雄性会喜欢前90%的女性。
现代社会的婚姻制度,约束了这种本能,但基因带来的很多东西并没有办法改变。
男性,拼了命都要让自己成为前10%的人,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能获得交配权。
而女性,只需要不成为最后那垫底的10%就可以了。
这些倾向性的竞赛策略,从你刚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。
从基因变异上,男性就很明显的更加极端化,更具备赌性。
要变异,我们就变异的多一点。
不变异和变废了是一个结局,都是个死,还不如赌一把。
今天那些在应试教育上表现不佳的男性,他们的基因突变方向未必就一无是处。
比如说有人突变的更适合低温,有人突变的更擅长抵抗疾病,这些突变都不能反应在高考成绩和工作收入上。
基因这么变异,只是想赌一把,万一大环境变了,它就成为最合适、最优质的基因了。
反正不变异也没有交配权。
至于现代社会强行发明一夫一妻制,大幅减缓了男性之间竞争性这件事,基因还没收到组织的通知,依然按照几十亿年来的规则,让男性进行大幅度的变异。
而女性就不一样了,女性更讲究保守,连基因突变都保守。
不需要变成最好的,但一定不能太差,只要差不多就能获得繁衍后代的权力。
如果没有必要,进行极端化变异,是一种非常冒险且不值得的行为。
所以,在大学的入学人数中,女性占了优势,但是在最顶尖的几个学府中,男性却反过来获得了更大的优势。
这就是男性极端化变异带来的后果,要么上天要么入地。
而这种极端化变异还带来一个后果,就是男性变异成最顶尖智力的概率,会远大于女性。
清华和北大,并不是代表智商的终点。有的人上清华北大,是因为寒窗苦读终于凑够了那么多分。
而有的人上清华北大,纯粹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大学了。
最能证明基因变异影响的,就是北大数学系。
数学系,是一个完完全全考验个人天赋的地方,这地方起步资金只需要一支笔和一堆草稿纸就可以了,你爹就算有一万个亿,也没办法帮到你什么。
行就是行,不行就不行。
想得到就是想得到,想不到就是想不到。
所谓的数学高手,所谓的奥数冠军,在真正的数学天才面前,连跪下的资格都没有。
想在数学系崛起,完全靠基因变异,没有任何办法,所谓的个人努力,勤苦好学,在真正的天赋面前是那么的廉价且一文不值。
有一个北大数学系的高材生,曾经说了一句很出名的话:“离开数院后,我逐渐意识到,其实我只是个普通人,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sb。”
其他领域的最顶尖人才,其实智商要求都差不多,只不过很多领域的成材需要大量额外资源,比如说物理系,没有顶尖实验室你就很难成才,很多人不服,觉得自己有大佬导师带自己也行,不像数学系天才能直接证明天赋重要性。
所以,数学家、物理学家,真正靠天赋走到人类极致的那批人,男性明显多于女性。
几十亿男人一起基因突变,冒着把自己变废的风险,换来了那么些天才。
这种情况导致了几千年的男权社会,无论是军事斗争还是政治斗争,最顶尖的决斗都是男性选手多。
而男权社会带来了一个现象,就是女性普遍希望嫁给最优秀的男性,哪怕不是最顶尖的,也一定要比自己强。
这种基因变异策略会导致最顶级男性很强,但也有一个后果,就是中低端层次,男性普遍比女性弱。
毕竟高强度变异是有代价的,你不能只要好处,而不想付出代价。
在古代社会,这种代价是无所谓的,男性的死亡率太高了,变异失败就失败呗,反正不变异,就算不死,也没有交配权,还是等于死。
但到了现代文明社会,由于存活率大幅增长,战争冲突急剧降低,以及夫妻婚姻制度的执行,带来了另外一个后果。
那就是最顶尖的,变异成功的那批男性,再优秀,也只能有一个老婆。
但偏偏一大堆女性,依然按照自古以来的繁衍策略,盯着这批男的。
嫁不掉,就只能退而求其次。
但下面的男的,普遍比女性略弱,但女性依然要求男性必须比自己强。
这就有矛盾了。
所以,现代社会的婚恋市场上,出现了那么多自相矛盾的说法,但偏偏每一种说法,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。
从总的人口比来说,108个男性对应100个女性,注定有8个男性找不到老婆。
从大学新生性别比来说,108个大学女生对应100个大学男生,注定有8个高学历女性找不到老公。
从最顶尖的,985以上的大学性别比来说,男性又反过来远超女性,带来了男性就应该成为社会精英,并给家庭带来高收入的错觉。
但实际上,大多数男性,做不到。
甚至比女性弱,高学历人数比女性少,也很正常。
让每一个男孩子,都找到女孩子,这是不可能,因为女孩的数量不够。
让每一个受过高学历教育的女孩子都找到一个同等学历的男孩子,这也是不可能的,因为男孩的数量不够。
最顶尖的那批人出现了性别逆转,但人数太少,少的可怜,而且一夫一妻。
至于你处于什么阶层,是男是女,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婚配策略。
我不给建议,只给出一个真实的中国情况,让你不要一叶障目。
了解真实的婚恋市场情况,才能让自己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婚恋策略,才能在目前一夫一妻制大环境下找到最优质的对象。
我相信,这篇文章对你和你的朋友们,会有极大的帮助,也有利于他们摆脱一些片面报道的误导。
作者:远方青木(ID:YFqingmu)